归路情感表达_如何写出走心的归途文案
4
2025-09-23
上周在旧书店翻到一本九成新的《恐龙百科》,封面那只张牙舞爪的霸王龙瞬间把我拉回童年。翻开目录,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:每天读两页,写一段读书日记,把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这个老问题重新拆解。没想到,这一拆就停不下来。
书中用整整一章列举了陨石撞击说的证据,我把它们浓缩成三条自问自答:
个人看法:陨石撞击说像一部悬疑片,证据链环环相扣,但总觉得少了点“余味”。
《恐龙百科》并没有一边倒,它把德干暗色岩火山群推上前台。我记录了两个关键数字:
自问自答:
火山派和陨石派能握手言和吗?
最新研究认为,德干火山在撞击前已让生态系统脆弱,陨石只是最后一击。两者并非二选一,而是组合拳。
书里一个小节提到,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爆发式扩散,改变了植食恐龙的“菜单”。我画了一张时间轴:
个人观点:植物革命不像陨石那样惊天动地,却像温水煮青蛙,悄悄削弱了恐龙的食物链根基。
书中插图显示,白垩纪末期的哺乳动物体型不过老鼠大小,却有两项黑科技:
自问自答:
哺乳动物是凶手还是捡漏者?
我更倾向后者。它们没有推倒多米诺骨牌,却在骨牌倒下时迅速占位。
合上《恐龙百科》,我把书末的灭绝时间线贴在书桌前:6600万年前的某一天,地球像被按下重启键。可当我抬头看窗外的城市,突然意识到人类正在制造新的“K-Pg界线”——气候变暖、物种消失的速度已接近那次大灭绝。恐龙没有望远镜和计算机,我们有,却依旧重复同样的剧本。
如果下一次“陨石”是失控的碳排放,谁能保证哺乳动物不会成为下一批化石?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