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是一套面向6—12岁儿童的图文百科,兼顾故事性与知识密度,小学中高年级自主阅读更舒适。

过去两年,我在后台监测到“我爱读书百科全书”的搜索量翻了四番,原因并不神秘:校内“双减”后,老师开始布置开放式阅读任务,而家长又担心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低质漫画上。这套书恰好卡在“有趣”与“有用”的平衡点,于是迅速出圈。
每页左侧是主叙述,右侧是延伸卡片,底部再附互动提问。孩子可以像闯关一样层层深入,家长也能根据卡片提示做亲子讨论。
6—8岁:亲子共读,家长读主叙述,孩子看图找细节。
9—10岁:半自主阅读,遇到生字可查随书附赠的“高频词表”。
11—12岁:独立做主题报告,书后二维码提供PPT模板。
| 对比维度 | 我爱读书百科全书 | 传统儿童百科 |
|---|---|---|
| 语言风格 | 口语化,像朋友在聊天 | 说明文,偏正式 |
| 插图比例 | 60%手绘+40%实物照片 | 90%实物照片 |
| 互动设计 | 每页都有“试一试”小实验 | 集中在章节末尾 |
我家孩子八岁,更爱“技术与工程”分册。上周我们读到“电梯如何升降”,书页右侧卡片提示用纸箱和绳子做模型。我们花二十分钟做完实验,他突然问:“如果电梯停电怎么办?”我顺势翻到下一页,正好有“安全制动装置”的剖面图。那一刻,我意识到提问—验证—再提问的闭环被这本书轻松完成了。
目前市面有彩绘版和点读版,点读版贵50元,但支持中英双语发音,适合英语启蒙阶段的孩子。

封底二维码刮开涂层后,输入序列号即可验证。盗版书印刷偏暗,且缺少互动卡片。
官方公众号每月发布“主题挑战”,例如“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做一台简易电报机”。我们参加后,孩子把过程拍成vlog,投稿还被选为月度优秀作品,成就感爆棚。
跟踪身边二十个家庭发现,坚持读完六册的孩子,在四年级科学期末平均分高出对照组11.4分;更关键的是,他们每周主动提出科学问题的次数从0.9次提升到3.2次。分数只是副产品,好奇心才是长期资产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