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两年,公众号、短视频、播客都在抢“心理内容”赛道,**懂一点心理学+会写故事的人**,成了平台争抢的香饽饽。我观察了上百个爆款账号,发现它们共同点是:把心理学实验拆成生活段子,把学术名词翻译成“人话”。于是,写作班顺势推出“心理学写作”细分课,价格比通用写作课贵30%,却常常一开班就满员。

先自问: • 想写**情感故事**?选侧重依恋理论、亲密关系方向的班。 • 想写**职场干货**?找聚焦组织行为学、动机理论的课。 • 想写**个人成长**?挑覆盖积极心理学、自我决定论的班。 需求不同,课程大纲、作业点评深度都会差一大截。
重点看两条: 1. **老师是否持续在一线写作**。有些导师头衔吓人,但自己公众号停更两年,教学容易纸上谈兵。 2. **作业批改是否本人亲自来**。大机构常把批改外包给助教,反馈模板化,进步慢。
试听时别只听段子,记下三个问题当场问: • “**如何把罗森塔尔效应写成2000字故事?**”——考察老师把实验转案例的能力。 • “**如果我的文章数据引用错了,你们怎么纠偏?**”——看是否教检索原始文献。 • “**结课后多久还能交作业?**”——防止课程结束就失联。
---打开大纲,**如果满屏“认知失调”“具身认知”却看不到“如何设置悬念”“怎样埋伏笔”**,基本可以关掉。心理学写作的核心是“故事化”,不是写论文。
好班会布置“拆文”作业:选一篇10w+心理文,用色块标出**金句、转折、实验植入位置**。这种训练能让学员肉眼可见地摸到结构,比单纯听课有效三倍。

偷偷加课程群,观察三天: • 如果群里每天有人甩**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》**最新论文,说明同学水平高,互评能学到东西。 • 如果全是“求带”“求互关”,果断退。
有些机构与心理类头部公众号、杂志合作,优秀作业可直接内推。**别小看这条通道**,我带的学员里,最快的一位结课第三天就被“壹心理”头条转载,稿费抵掉一半学费。
---• **“包上稿”承诺**:任何班都不能保证上稿,平台审稿标准每月都在变。 • **“终身复训”陷阱**:课程迭代快,三年前的课件现在早过时,复训意义不大。 • **“名师直播”实为录播**:报名前问清直播占比,低于50%的慎选。
---1. **KnowYourself写作营**:侧重亲密关系,作业点评细到“这句话触发读者哪种依恋类型”。 2. **简单心理·故事实验室**:每期只招40人,老师会把学员文章改到标点符号,适合强迫症。 3. **独立老师“小圆”**:前《人物》记者,课纲里藏着大量杂志级叙事技巧,缺点是贵且难抢。
---我自己的学员会在开营之一周就**同步运营小红书账号**,把课堂练习直接发成图文: • 标题模板:“心理学家用XX实验告诉你,为什么你越讨好越被忽视” • 内容结构:实验简述→生活化场景→反转→行动建议 • 变现路径:满5000粉接心理类图书推广,单篇报价800元起。 **三个月内,最勤奋的学员已经靠稿费把学费翻了两倍。**
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