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国内心理学“天花板”,很多人会脱口而出“北师大、北大”,却忽略了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。这所学院低调却硬核:教育部学科评估A档、国家级教学团队、三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,在基础心理学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、应用心理学三条赛道全部稳居之一梯队。

问:华东师大心理学院本科四年到底学什么?
答:前两年打通心理学与脑科学、数据科学、教育学三大模块,后两年分流到“认知神经科学”“临床与健康”“学习科学”三个方向。大一即可进入导师课题组,参与fMRI、眼动、VR实验,很多本科生大二就能挂名SCI二区论文。
学院现有教授/研究员48人,博导36人,其中长江学者、国家杰青、优青共9人。研究方向覆盖:
实验室资源同样豪华:3T磁共振、256导脑电、多模态行为观测室,全天候对学生开放,预约系统比图书馆座位还抢手。
问:心理学毕业只能做心理咨询吗?
答:错!根据学院最新五年追踪报告,硕士毕业生平均起薪18.7万/年,博士28.4万/年,就业去向呈现“三足鼎立”:
一位2023届毕业生同时拿到字节跳动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、香港大学RA三份offer,最终选择回母校做博士后,只因“课题经费比大厂package更香”。

华东师大心理学院校友遍布:
学院每年举办“长三角心理学人大会”,校友内推成功率高达62%,比社招渠道高出整整一倍。
作为曾在此读研的过来人,我总结三条“潜规则”:
上海拥有全国最多的三甲医院精神科、国际学校、跨国总部,意味着实习机会密度极高。我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、瑞金医院、米哈游用户研究部轮转,三个月内完成“学术—临床—工业界”三级跳,这段经历后来成为我申博的核心故事。
学院刚刚结束夏令营,推免生占比首次突破65%,其中985生源占78%,双非逆袭案例仅4人。想走考研赛道?初试400+只是门槛,复试更看重实验设计思维与英文文献速读能力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