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自考心理学到底考什么?一句话:考纲要求的核心概念、经典实验、常见心理障碍及干预 *** ,外加案例分析能力。

很多考生拿到教材后才发现,2013年版与最新版在章节顺序、术语翻译上存在细微差异。我的建议是:以2013年考纲为纲,但用最新版教材做补充,因为后者在案例与数据上更贴近当下。
根据当年真题统计,前五章占卷面分值的62%,具体权重如下:
其中,“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”连续三年以简答题出现,务必准备模板答案。
每学完一个概念,立刻写下对应实验及生活案例。例如:
之一遍限时做,第二遍逐题翻译考点,第三遍闭卷默写答案。三遍后,错误率可降至5%以下。

每晚用微信语音互相提问,答不出者发红包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主动回忆比被动阅读效率高50%。
问:2013年自考心理学需要报班吗?
答:如果自律性强,完全不必。当年我靠图书馆+网课,花费不到300元,一次过四门。
问:案例分析题如何拿满分?
答:遵循“诊断—理论—干预”三步走,每步至少引用一个专业术语。例如: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→引用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→建议系统脱敏。
我整理了本省2013年10月考期的官方数据:实考人数4821人,通过人数1349人,通过率27.98%;弃考率高达18.4%,主因是“复习范围过大”。因此,精准对标考纲比盲目刷题更重要。
最后提醒:考前一周,把错题本拍照存手机,排队买咖啡时也能瞄两眼。碎片化记忆,往往决定最后那3分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