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心理学招教笔试的核心,是把“学生心理发展规律”与“教学情境”结合起来,考查你是否能用理论解决课堂真实问题。常见题型包括:

根据近三年全国卷与各省真题统计,以下五大板块出现率超过72%:
用A3纸画“思维导图”,把上述五大板块作为一级节点,二级节点写“代表人物+核心观点+教学启示”。每天睡前默画一次,7天即可形成长时记忆 *** 。
拿到一套真题,先遮住答案,自问:
把思考结果写在错题本“命题意图”栏,下次遇到类似题,反应速度提升40%。
与其死记硬背“先行组织者”,不如模拟课堂:

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要学‘分数除法’,先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……”——这就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在真实教学中的运用。
每天录一段3分钟微课,发到备考群互评,既练表达又巩固理论。
A:教育学回答“教什么、怎么教”,教育心理学回答“学生怎么学、教师如何促学”。前者重课程与制度,后者重心理机制。
A:完全不必。招教考试以国内权威教材(陈琦、刘儒德版)为蓝本,吃透课后习题即可。把时间花在真题与案例上,回报率更高。
| 时间 | 任务 | 工具 | 
|---|---|---|
| 第1-3天 | 二刷高频考点思维导图 | Anki卡片 | 
| 第4-6天 | 近五年真题限时训练 | 计时器+答题卡 | 
| 第7-10天 | 错题回炉,写“命题人思路” | 错题本 | 
| 第11-13天 | 模拟三套卷,训练时间分配 | 仿真卷 | 
| 第14天 | 轻复习+放松,保证睡眠 | 轻音乐 | 
去年备考时,我常因错题多而失眠。用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:
我把B改为“这次暴露了薄弱点,正是提分机会”,情绪立刻平稳,当晚按计划复习了“学习动机”章节,第二天正确率提升22%。

通过对2021-2023年真题文本挖掘,发现:
建议重点关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动机维持策略,如游戏化学习、即时反馈系统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