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之一次听到“樊登读书”时,会把它误当成传统意义上的“有声书”或“知识付费”。其实,它更像一本本被拆解成30分钟精华的“视频说明书”:樊登本人用通俗语言把一本书的核心框架、关键案例、可落地的行动清单一次性讲透。听完之后,你不必再啃完原著,就能抓住作者最想传递的“那20%”。

樊登读书的选书范围集中在职场、亲子、心理、管理、人文五大板块。个人观察,他们内部有一套“三问”过滤机制:
正因如此,《非暴力沟通》《刻意练习》《正面管教》这类“工具型”书籍出现频率极高,而纯文学或学术大部头则很少入选。
官方把讲书视频控制在30~45分钟,同时提供音频、思维导图、文字稿。我的使用习惯是:
这种“三遍法”让我把一本厚书的吸收率从原来的10%提升到60%以上。
很多人忽略了樊登读书的线下读书会。以北京为例,每周六在77文创园都有志愿者组织的免费共读。我参加过三次,发现现场70%的参与者是宝妈和中小企业主,讨论话题从“如何让孩子不拖延”到“小公司怎么做股权激励”,比线上弹幕更接地气。

如果是“没时间”,会员一年更新50本左右的讲书,相当于每天替你读完一本书的摘要;如果是“读不懂”,樊登的口语化拆解确实能降低门槛。但深度学术需求者可能会嫌浅。
会员费365元/年,折合每天1元。听起来便宜,可若只是“囤课”,不如去买纸质书。我的 *** 是:每听完一本,立刻写三条行动计划发到朋友圈,用外部监督倒逼内化。
樊登读书的“新父母”系列几乎成了宝妈圈社交货币。我表姐用《陪孩子终身成长》的“情感引导” *** ,两周内让5岁儿子从“一写作业就哭”变成“主动列计划”。对她而言,会员费等于一节早教课的价格,却换来全年育儿顾问,超值。
1. 语速可调节:樊登原速偏快,1.25倍速对新手更友好。
2. 隐藏福利:会员每月可领一本Kindle电子书,虽然书目固定,但偶尔能捡到《人类简史》这类硬货。
3. 企业版团购:10人以上团队购买可定制书单,我们部门去年团购后,把《OKR工作法》直接落地成季度考核模板。
把365元拆成“学习基金”:每听完一本书,就存7.3元到支付宝“小目标”,年底用这笔钱买真正需要精读的原著。去年我用这笔基金买了12本书,其中《心流》和《思考,快与慢》至今仍在书桌上高频翻阅。换句话说,樊登读书是“筛子”,原著才是“主食”,两者搭配,才能把知识吃干抹净。
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