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《恐龙大百科》浓缩成一张A3纸,其实是把**“阅读—思考—再创作”**的三级跳压缩成一次爆发。我习惯让孩子先挑3个最震撼的知识点,再配1个开放性问题,这样版面既聚焦又有悬念。

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**希克苏鲁伯陨石坑**直径180公里,岩层中铱元素含量高出正常值30倍。撞击瞬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 *** ,扬起遮天蔽日的尘埃,让地球进入“核冬天”。
印度德干暗色岩在百万年内持续喷发,释放的二氧化硫让全球气温先骤降后飙升。我倾向把它看作**“慢性毒药”**,削弱了恐龙对后续灾难的抵抗力。
白垩纪末期海平面下降,内陆湖沼干涸,植食性恐龙失去粮仓。当主食蕨类被被子植物取代,**三角龙每天需要多啃200公斤硬叶**才能维持能量,生存成本陡增。
我用**四格漫画**形式:之一格画陨石划破天空,第二格画火山喷火,第三格画冰川蔓延,第四格画一只虚弱的暴龙望着枯萎的森林。每格下方留一行小字:“单一原因?还是组合拳?”
Q:手抄报颜色太花哨会不会喧宾夺主?
A:控制主色不超过3种,**深绿+土黄+暗红**更符合史前氛围。

Q:孩子记不住恐龙名字怎么办?
A:把“副栉龙”谐音成“富节龙”,并画一顶皇冠,记忆点立刻鲜活。
最新《自然》论文指出,在小行星撞击前30万年,恐龙多样性已下降**40%**。这说明**灭绝不是突发事件,而是长期衰退的终点**。下次做手抄报,不妨把这条曲线画成心电图,视觉冲击更强。
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